日前,记者走进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车身厂装焊车间,X系列生产线台机器人“同事”正“协同作战”,金色焊花飞溅,粗犷中见精细。只见身形高大的工业机器人借助机械臂,轻松自如地挥舞着沉重的大型号焊枪,按照设定节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灵活地焊接车身的重要部位;工人们则聚精会神,端着小型号焊枪,对机器人无法看到、无法触碰到的细微处进行焊接。
当日8时10分,正逢装焊车间夜班和白班交,X系列生产线上的班长兼机器人操作手师冬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生产线上机器人“同事”的工作状态,这8台机器人“同事”已经连续工作了一整夜,尽管它们不需要睡觉、吃饭,但师冬要随时关注这些“同事”的“健康”状况,确保他当班期间生产顺利。
今年32岁的师冬,在生产车间已经干了14年了。对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同事”,以及给生产线带来的变化,他最有发言权。师冬2006年学校毕业后就来到陕汽装焊车间从事电焊工作,当时生产线上没有机器人,所有重活累活全靠人干,工人端着沉重的焊枪,登高爬低,焊接车身,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
2008年,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生产线上引进了机器人。师冬离开电焊一线,接受技术培训,学会了操作机器人。
师冬回忆说,引进机器人后,一线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以前全部由工人干,近40名工人,1小时可生产6台到8台车身;引进机器人后,8台机器人和32名一线台车身。其次,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由电脑程序设定,准确无误,提高了工作精准率。同时,工人劳动强度得到了大幅改善,重活由机器人完成,工人干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双方配合默契。
杨建峰今年39岁,在生产线上算是“老工人”了,他说:“2004年我就在生产一线干,那时候全凭人力。如果没有机器人,我的身体估计早就吃不消了。现在有了机器人,工作轻松多了。另外,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线上的工人收入也提高了。以前听说企业要引进机器人,我还一度担心自己会下岗;后来通过人机协同作业,自己的焊接业务水平更娴熟了。”
师冬向记者演示了机器人的操作方式。这条生产线种类型车身,想让机器人装焊哪一种车身,只需在操作界面上按下对应的按钮,机器人接到指令后,会立即按照程序开始生产。
为了保障机器人高效运转,与机器人相伴的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维修队伍,目前装焊车间的维修队伍共有31人。机器人的出现,对维修工人的技能要求也更高了。樊凡是维修组电工班的一员,2002年她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装焊车间维修设备,起初只是维修普通的电焊设备,后来引进了机器人,原有的技能跟不上了,她被派到上海接受培训,刻苦学习电脑知识,学会了给机器人编程。2019年樊凡代表陕汽参加全国智能制造大赛,获得二等奖。樊凡成绩的取得,源自于产业变革。
目前,陕汽95%以上的机器人都在车身厂,共有106台机器人,应用在装焊车间和涂装车间。冲压车间不久前也投资2.5亿元,将引进6台搬运机器人。未来,在各个生产环节,机器人将越来越普及。
在焊装车间,有一条2018建成的生产线生产线,也是目前陕西境内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在这里只见机器不见人。57台机器人密集排列,1小时可生产17台车身。
车身厂副厂长路佳斌说,未来,随着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生产线上的工人会越来越少,这是大势所趋。机器人将开创全新的生产方式。同时,让一线工人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生产线上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是我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将越来越成为新常态。”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说,自2016年起,我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目前我省已有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82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以及煤化工、医药、乳品等行业。陕汽、法士特、中国西电是目前我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的佼佼者。
陕西工业协作配套服务中心主任罗建安表示,如今,在我省制造领域,虽然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但人的作用在“无人”的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机器人代替的通常是不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而且机器人的工作流程是由人来制定的,只是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执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有效实现人的职能的“腾笼换鸟”。(文字:沈谦 视频:王熙配音:刘小熊)
备案号:沪ICP备10015141号-1 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