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举行。该赛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本届大赛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590名选手、裁判和有关人员报名参加。
来自莱索托的15岁少年托梅洛,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参加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他说,本次比赛帮助他提升了技能,也可以帮助他进入一所好大学。
前不久,共有590名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裁判员和技术观察员汇聚重庆,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2岁,30岁及以下选手占比超过95%。许多选手像托梅洛一样,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赛为学习职业技能的年轻人带来展示、学习和提升本领的机会。
年轻人为什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什么样的技能大赛更能回馈、助力学习职业技能的年轻人?带着这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进行深度采访、观察。
美发项目场地旁边,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特聘教师韩宪丽用手机记录赛场画面。镜头里,她的学生、19岁的马世运手拿剪刀,在“头模”耳后剪出本次大赛主视觉标识——“技”的汉字形象与大赛英文简写。
为了备战此次大赛,马世运练习了3个月,剪了300多个“头模”。马世运初中毕业后,到美发店打工,当时没有太多想法,只想靠打工养活自己。
韩宪丽看到马世运年纪小、学习美发技能上手快,推荐他到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美容美发与造型专业学习。
从美发店学徒到站在“一带一路”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马世运说:“在学校学习和在店里学习很不一样,我是在学校学习技术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想做什么。”
马世运觉得是职业技能学习为自己重新“点燃了人生的梦想”。参加比赛前,他没想到技校的学生也能受到这样的重视。回到昆明,他将把在大赛中学到的技术和感受传递给学弟学妹,形成“技能接力”。这也是韩宪丽作为老师所期待的。
韩宪丽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改变了马世运的命运,“有时候把孩子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他们也会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
参加美容项目的覃慧来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参加国际性的技能大赛。此前,她拿到了全国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金牌,即将在今年9月赴法国里昂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当“化妆”“”成为一项被打分的比赛时,覃慧发现这并不像当初想的那么简单,要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需要漫长的学习与坚定的目标。训练时,她通常早上8点钟开始训练,晚上10点多才会结束。有时为了指甲上的一朵花,要画几十对指甲,为了编排身体护理的手法,也需要反复实践。
覃慧在本次大赛中保持稳定发挥,获得金牌。在她看来,每一次比赛都是提升技能、磨炼自己的好机会,这一次更像是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模拟考”。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近年在各项职业技能比赛中收获满满,不仅多名学生获得多个国际技能赛事奖牌,现在已成为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集训基地。
自2017年开始,该校为在重要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打破职称认定限制。覃慧的师姐王珮在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金牌后留校,现在是培训、指导覃慧参加大赛的教练。
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徐钰淇从小就看妈妈抹面、裱花,对糖艺西点产生了浓厚兴趣。中考之后,她选择到技师学院学习技能。“把热爱变成专业,这样才能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下去。”她说。
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是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和许多职业院校一样,该学院深知竞赛及其带来的荣誉对职教师生的激励作用,“不惜代价”为师生构建起了“技能节+市赛+省赛+国赛+世赛”的梯级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在“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比赛环节,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制造一线的李平武直接用耳朵听取汽车内部故障,引起现场国内外观众的围观。
李平武是一名试制工程师,最终获得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项目的冠军。他表示,赛后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钻研新能源汽车技术。
该项目技术专家组成员杨浩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绿色出行、智能出行的发展方向,当前,新能源、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也让人们对未来的汽车生活充满了期望与想象,背后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类似新能源汽车技术项目,面对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变革,大赛项目设计既考虑世界技能发展现状、趋势,又结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实际,增加了“数字建造、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物联网安装调试”等项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充分考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和参赛意愿。”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大赛结合数字、绿色、生活等新职业,一共设置18个比赛项目,项目涉及到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六大类别。
数字建造是在工程项目的全周期内,以数字化方式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区别于过去的图纸。大赛数字建造项目技术筹备专家组组长李晓倩介绍,建造可视化模型既能预判实际建造中的困难,还能提供解决方案、重塑建造新体系,不断更新的建造技术、复杂的建筑形态都在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
中国香港选手林芷浩学习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在重庆参加数字建造项目,看到重庆高层和桥梁建筑,第一次感受到行业发展的迅速。在该项目中获得银牌的中国选手黎思吟认为,数字建造项目作为建筑行业新力量,正在持续改变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方式。她在比赛中意识到数字建造可为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变革。
如果说数字建造是在电脑中建房子,那么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就像在“照镜子”。该项目裁判长单云霄在介绍工业数字孪生技术时,用“炒菜”比喻。他说,当你想炒一盘菜但却不知道怎么做好时,就可以创建一个“炒菜实景数字化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实时反映炒菜的状态、监测菜品是否变熟、火候是否合适,还会预测潜在的问题,如有没有放盐,推动现实场景中的优化。
另一位裁判、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教师陈家记说,工业数字孪生技术目前更多用于工业生产与智能制造领域,对推动我国工业数字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单云霄相信,随着各类技能大赛的不断推进与赛项成熟度的提升,相关新技术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共同推动未来工业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开启智能生产新时代。
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四学生林智敏在完成物联网安装调试比赛后,用“大开眼界”形容这次比赛经历。她学习过物联网知识,来中国参赛目睹了智能路灯、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技术的前沿应用,没想到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进步得如此迅速,深刻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
研磨、萃取、冲泡、拉花,咖啡机不时轰鸣……这是“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咖啡制作项目赛场。来自德国的咖啡制作项目裁判长林德恩发现了云南咖啡豆的高品质,创办了一家咖啡烘焙厂。
他表示,创办烘焙厂最初的愿景是让云南小型庄园生产的高品质咖啡进入市场,并将其介绍给国际消费者。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大赛为云南咖啡引来世界关注,这将推动中国咖啡走向世界。
为推动中外技能交流常态化和人才培养,本次大赛启动“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签署30余份合作协议,向多国推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12个国家职业标准、15个基本职业培训包以及85种职业培训教材资源。老挝劳动和社会福利部技能开发学院、罗马尼亚光纤协会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和我国有关院校、企业交流了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情况。
“这是我第一次与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一起比赛,我观察他们的作品,领会他们的创意和想法,这是我要多多学习的。”徐钰淇在糖艺西点比赛中获得银牌,她特意拉起身边的赛事保障人员李函一起合影,并对她说:“谢谢你帮我这么多!”随后,她们在镜头前留下了“比心”的合照。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谢礼国说:“本次大赛规格高、规模大、参与面广,我们本着‘链条式运行、交叉式推进’的方式,组建了2000余人的服务保障团队。”
世界技能组织执行局成员施泰芬·普拉绍尔认为,技能大赛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能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世界各国专家架起“沟通之桥”,“以赛搭台”交流经验、分享知识。
比赛结束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前往重庆多所职业院校考察交流。法国、爱尔兰的参赛队伍前往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考察交流。
该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孙玉中表示,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仅是“技能出海”,也是中国职业标准、中国管理经验和中国文化的全方位“走出去”,助力企业、院校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技能领域合作互通、紧密交融。
备案号:沪ICP备10015141号-1 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