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现在的身份已经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但他的追求一如当年杂志标题上所写的:“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发展民族的机器人”。
上世纪80年代,李瑞峰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报考时,他选择了两个专业——机械制造及设计自动化、无线电工程及自动化。
带着这份憧憬,李瑞峰开始了机械制造及设计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到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时候,开始接触我国刚开始发展的机器人产业。
李瑞峰的硕士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机器人研究专家、有着“中国工业机器人之父”美称的中国工程院蔡鹤皋院士。
“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认识还比较浅,很多印象都来自科幻电影。”李瑞峰说,奶奶得知他要去研究机器人的时候,还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造出几个机器人替老人家做饭、收拾屋子。
“机器人一直在生产,我们只能站在十几米外的安全地带用眼睛看,然后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去推测这个设备可能是怎么制造的。”李瑞峰回忆说。
后来,在一无图纸、二不能拆卸的情况下,他们就靠用手摸、用卷尺量、用心猜,造出了和外国几乎一样的机器人。
在这个过程中,蔡鹤皋院士和他一起来回颠簸。这位从国外归来、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的专家,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发展民族工业。这种信念,深深地影响了李瑞峰。
今天,在李瑞峰看来,他工作的最大压力是,如何让国产机器人在与外国机器人同台竞争时,技术上、价格上如何更胜一筹。
翻阅李瑞峰的论文不难发现,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机器人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焊接、玻璃包装线等工业化、生产性领域,近年来,他的论文领域关注较多的是清扫机器人路径规划、基于安卓手机的家用机器人控制等生活化、服务性领域。
“机器人研究一般分为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两类,这么多年来,工业机器人我始终没有放弃,但服务机器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李瑞峰说。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一楼的一间实验室里,一个银白色的机器人显得有些陈旧,但这可是位“功勋”。它是当年李瑞峰承担国家863计划的研究成果,一台用于迎宾服务的机器人。
如今,“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中,第二大领域就是机器人和高端数字机床产业。让机器人走入日常生活,既是已经实现的事实,更是需要进一步需要深化的目标。
他在多个讲座中提到,机器人在人的面部识别与情感判断的关联上还面临困难。如何让机器人理解人的情感,是一个重点课题。
而作为与市场对接的科技工作者,他必须在第一时间识别出使用者的“脸色”。李瑞峰坦言,看别人脸色的确让人不舒服,但他每次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要提醒团队成员:“理解用户的感情,多沟通,尽快解决问题。”
某次与国内知名汽车厂商合作时,对方需要的重载焊接机器人即将投入使用,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个怪现象——机器人的手臂经常会突然停止工作。
李瑞峰一条线一条线地摸排,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核对图纸,都没有发现问题。最后他发现,原来是机器人的两个控制柜之间的电缆在地上被人踩来踩去,发生了一条线路的“虚接”。
尽管结果让人有点儿哭笑不得,但是李瑞峰丝毫不敢懈怠。“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除了拼技术,还要拼服务。”他说。
而今,自己作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李瑞峰带领团队要做的是把1做到10、100、1000……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带领年轻的博士、同事一同开展科技攻关外,李瑞峰还为机器人实验班的本科生上课,从高等教育的起点挖掘“具有创新思维和持续研究能力”的机器人研究人才。
在博士培养阶段,李瑞峰并不是要求学生上来就动手,而是先给他们一年的时间去了解国内外同业者的研究现状,在第二年博士生确定了研究方向后,他也只是在思路上进行指导,具体细节的攻关上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很忙,但还是经常把我们几个博士生叫到一起开会,听听我们最近的研究推进情况。”王力回忆说,每次都会强调“认真”“严谨”。要求每个数字都要经得起推敲,就连论文格式等小问题也从不放过。
“我们的研究,有时候就像在森林里找宝藏,盲目寻找很可能一无所获。给我们的指导,既让我们少走冤枉路,又不失苦苦探寻、发现后带来的乐趣。”王力说。
“必须要培养年轻科研人员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勇气。”李瑞峰认为,在机器人行业,不是把某件事情重复性地做好就是成功,面对不断涌现的问题要善于攻坚克难,助力民族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与世界比肩、与时代同行。
备案号:沪ICP备10015141号-1 杏彩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来电咨询!